得益于日新月異的交通建設,拉近了時空的距離。有了些許空閑時間便前往重慶游玩一下。
成都的路大都方方正正,俯瞰全景就好似精心布局的棋盤般規整,而此處的道路蜿蜒曲折、盤旋而上,樓房順著山勢修建,高低錯落,新舊相依。重慶臨江而建的新舊建筑,用立體化的鋼筋混泥土為這座山城呈現出了類似于《重慶森林》中另一種森林的魅力。隨著車輛的穿行,我仿佛真的置身于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,隨閃爍的霓虹燈光游走在老式膠片里。尤其在夜晚,萬家燈火足以點亮一個多彩繽紛的重慶市井,外地游客簇擁在千廝門大橋兩岸,追尋獨屬于自己的一份安寧。
位于繁華市中心小什字附近的羅漢寺,佇立于一幢幢高樓大廈間,古樸莊重的灰墻碧瓦映入我的眼簾,讓它在鋼筋水泥中格格不入,卻又襯托出起千年不衰的底蘊,雖身處滾滾紅塵中,卻獨享一方清凈自在。“治平寺,有羅漢、先天二洞,皆古洞。”自北宋以來,在漫長的歲月里,這里有鼎盛的香火,有詩意的棲居,是古城的地標。縱使經歷了廢墟后的重建,它依舊擁有巧奪天工的建筑結構和耳目一新的雕刻技藝。當深灰與金黃搭配碰撞,重慶的佛教文化和濃郁的風情得以彰顯,現代與傳統,喧囂與寧靜,新潮與古樸,紅塵與凈土,矛盾之余只剩詠嘆。
江南的美在于煙雨朦朧、詩情畫意,北上廣的華麗在于快速而高效,而重慶處處透露著市井煙火氣,卻又是一副不折不扣的水墨畫。新與舊、快與慢交織于這座城市的每一處。歲月的沉淀澆灌年輕一代對夢想的渴求與向往,更替的樓廈構筑長者們對故居的依賴與眷戀。
翠綠清冷,青灰的石碑鐫刻著斑駁古跡;華燈初上,點起燈盞的棟棟寫字樓似永不落幕般繁華絢爛。過去與當今交匯碰撞,纏綿婉轉,糾纏擁抱融為一灣。在依山傍水的山城,有著吊腳竹樓,山茶爛漫,川江號角,響徹群山,人們用一根木棒肩挑起生活與理想。
我又坐上返程的高鐵,望著窗外接連消逝于眼前的群山峻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