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家,總會說到家是我們的避風港,不僅如此,家還是我們學習行為準則,做人原則的第一學校。
所以,從古至今,一個家的家風、一個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在其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就像明朝楊家一門七進士狀元宰相家,這并不是偶然,一個家族的興盛,必定與家庭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息息相關。又像出川抗戰身披死字旗的王建堂,其父贈與他死字旗,鼓勵他為國捐軀,奮勇殺敵,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愛國情懷。抗戰可以獲取勝利離不開千千萬萬的抗戰戰士以及家庭的付出。還有周恩來總理曾對家人立下的家規:生活要艱苦樸素,不謀私利,不搞特殊化等等。這種廉潔精神值得后人永遠銘記并學習。
家規家訓是先賢們的畢生經歷與智慧的總結,優良家風不僅能為后人指引方向,亦能產生磁場效應影響到身邊更多的人,從而形成社會乃至國家的風氣。生為新時代青年應牢記這份成果,并將它運用到工作以及生活當中去。廉潔奉公,愛家愛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