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至深秋,綠道兩旁的大樹綠葉變黃,開始片片落下,只剩筆直的枝干,菊花叢的菊花正開得燦爛,陣陣香氣襲來,漫步綠道,仿佛置身在黃色的海洋中,我想:唐朝黃巢所寫“沖天香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”就是這樣的景象吧。菊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,與梅花、蘭花、竹子并稱為四君子,從古至今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贊頌,尤其東晉陶淵明獨愛菊,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說到菊花人們隨口就能誦出的這句詩詞就出自陶淵明的《飲酒(其五)》。我喜愛菊花,它沒有牡丹富貴嬌艷,卻清新淡雅;它的香味沒有桂花香甜,略微帶點酸苦,但深吸一口,提神醒腦,沁人心脾。記得在學生時代,學校每年秋游都會組織學生去人民公園參觀菊展,我常常興奮不已,提前好幾天就準備好零食,那時,不知道是真喜歡菊花呢還是可以玩上一天還有零食吃。人民公園的菊展從1953年開始,每年舉行一屆,到今年已經舉辦第59屆了,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成為了成都民俗的一部分,展出的品種有800多種。平時,我們在綠道旁、在田野邊、在濕地公園里、在巖石縫看到的菊花幾乎都是黃色的,菊展展出的菊花五顏六色,花型千姿百態,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標有《綠云》字樣的綠色菊花,平常少見,綠色代表希望活力和生機,綠色菊花寓意與自然萬物和諧、吉祥興旺。據悉,隨著植菊技術的提高和經驗積累及經過精心培育,目前,我國菊花品種已經達到4000種類。我喜愛菊花,它不僅具有觀賞價值,而且菊花茶飲具有清熱解毒、平肝明目的功效,特別是一到夏天,泡上一朵金絲黃菊,淡黃色的液汁,亮亮的,呷一口,口鼻頓時充滿菊花香,菊花在水中散開,花葉在水中蕩漾,一朵菊花一杯茶,在啜飲中獲得好心情。我喜愛菊花,它不與百花爭芳華,艷在深秋,它傲霜怒放,自強不息的品格,成為生命力的象征。在菊花盛開的農歷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,九上加九,長長久久,蘊含了天長地久、生命長久、健康長壽的喻義,重陽節又是敬老節,在這個節日期間,自古就有祭祖、團聚、賞菊、喝菊花酒的習俗,現代更賦予了感恩、愛老、敬老、尊老的文化內涵。作為忙碌的上班族,時刻不要忘記常回家看望和陪伴老人,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溫暖,我想這就是對中華民族“孝”文化最樸實的踐行。就像歌曲《常回家看看》所述,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,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、團團圓圓。窗外菊花分外香,今又重陽,歲歲重陽,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,祝愿所有老人幸福安康!